進入主汛期以來,我國多地遭遇強降雨、極端高溫等天氣。中國氣象局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和氣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強化部署安排和高影響天氣監測預報預警,結合調查研究和整改整治成果立時立改,促進提高服務成效。以扎實過硬的氣象防災減災和為農服務成果,檢驗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以下簡稱“主題教育”)成效。
未雨綢繆,周密部署全年氣象防災減災工作
6月,我國共發生4次暴雨過程、4次區域性高溫過程、7次強對流天氣。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7℃,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高。
從6月6日起,各地進入全年氣象災害防御最為吃緊的關鍵期。中國氣象局召開專題會議,第一時間傳達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要求各級氣象部門認真學習、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系列重要論述和關于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胸懷“國之大者”,把防災減災和為農服務作為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政治任務,未雨綢繆做好氣象防災減災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主題教育總要求,把做好針對性防范、加強前瞻性謀劃作為工作重點,提高統籌發展與安全的氣象保障能力。
中國氣象局制定工作方案,部署4方面13項舉措,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做好全年農業氣象防災服務工作。在加強抗旱減災氣象服務、加強臺風防御氣象保障、加強強對流天氣防范應對、加強高溫復合災害的防御等具體舉措中,結合氣象防災減災需求和新形勢新挑戰,提出明確的工作要求。6月14日,繼3月召開全國汛期氣象服務動員電視電話會議后,中國氣象局召開再動員會議,對做好暴雨洪澇、干旱、臺風、強對流、高溫復合災害等風險挑戰進行部署。
7月4日,在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后,中國氣象局先后在全國早間天氣會商會、黨組擴大會、主題教育調研成果交流會上進行學習,提出落實要求,印發的《關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全力做好當前防汛救災氣象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強化組織領導,壓實汛期氣象服務責任;緊盯重點領域,加強氣象監測預報預警;強化應急聯動,全面融入各級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做好科普宣傳,增強社會風險防范意識等工作任務。
根據中國氣象局黨組部署,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等防汛救災氣象服務“前線單位”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中國氣象局黨組要求,結合本單位職責使命強化工作部署,做好貫徹落實。首批主題教育單位將防汛減災氣象服務有關問題短板納入調查研究選題、整改整治清單,堅持主題教育與汛期氣象服務兩手抓、兩不誤,從思想上對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從能力上對標精密觀測、精準預報、精細服務,從作風上對標人民群眾滿不滿意,通過理論學習筑牢初心使命,通過調查研究找準發力點,通過整改整治補短板、強弱項、固基礎、揚優勢。
人民至上,用精準預報精細服務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今年汛期,預報預警挽救生命的情況在各地不斷發生。
“經過此次親身經歷,我感受到氣象預警信息發布很重要?!?月5日,重慶市巫山縣抱龍鎮洛陽村群測群防員向良付說。7月4日凌晨,抱龍鎮抱龍河山洪暴發,在接到預警信息后,他及時組織群眾緊急撤離,避免了人員傷亡。
7月2日20時至4日12時,重慶市出現區域暴雨過程。市氣象局于6月30日17時發布《重要氣象信息專報》,劃出包括萬州等地的地質災害高風險區。氣象部門先后發布《重要氣象信息專報》33期,暴雨、雷電、大風等氣象預警信號80期,地質災害、中小河流山洪災害等氣象風險預警32期,34個區縣均提前準確預報出本次降雨天氣過程,并制作發布相關預報服務產品。
7月1日至4日,四川出現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天氣過程,氣象部門全力應戰,開展遞進式預報預警服務、預警信息精準靶向發布、重大災害性天氣“叫應”服務,為災害防范打出“提前量”。7月1日至3日,省氣象臺連發三天暴雨預警,省防指召開防汛減災調度會,根據氣象預警信息調度相關市(州)、縣(市、區),部署降雨天氣防范應對工作。
7月3日,一則四川省海螺溝青岡坪攪拌站被泥石流淹沒的視頻在網上傳播,牽動人心。因預警及時,轄區干部第一時間轉移群眾268人?!笆盏娇h氣象局發布的黃色預警后,景區迅速提級響應、啟動預案,無人員傷亡?!焙B轀暇皡^管理局負責人說。
6月19日,在湖南省麻陽苗族自治縣,板栗樹鄉大遼村二組張青平家里被淹,因及時轉移未出現人員傷亡。參與轉移的駐村干部張剛偉說:“該感謝氣象預報預警?!?/p>
6月16日至19日,湖南出現大范圍強降水過程。湖南省氣象局指導各地開展“631”遞進式預報預警服務。18日17時,懷化市氣象臺提醒“重點防范18日晚上至20日強降雨可能誘發的山洪、地質災害及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懷化市、麻陽縣氣象臺電話叫應相關部門及負責人,并升級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各地隨即開展隱患點巡查工作。板栗樹村干部趕到張青平家,勸說一家五口轉移至村部。轉移后不久,老溪河水就漫至張青平家中。
成功防御災害的背后,是氣象部門結合主題教育,堅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履職盡責,以調查研究、檢視整改等優化氣象服務,努力提高預報預警準確率和服務針對性的不斷努力。
在廣西,6月19日至26日,全區出現持續性大范圍暴雨天氣,多地發生不同程度洪澇災害。廣西氣象部門運用“以氣象預警為先導的應急響應聯動機制”“推進氣象科技‘三評’改革落地見效”等專題調研成果,全力以赴為各地搶出轉移避險提前量,氣象服務受到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寧等領導肯定。
廣西氣象部門針對“以氣象預警為先導的應急響應聯動機制還未能以法律法規或政府文件的形式固化”等問題,深入各行業、各領域問需問計,先后召開研究討論會等34場次。6月以來,先后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御指南》《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部門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制作發布規定(試行)》,逐級落實與自治區教育廳聯合印發的《關于極端天氣實行停課的通知》。針對“獲取天氣實況和預報不夠快速”等問題,主動拓寬渠道為各級各部門提供“秒”級服務,嚴格執行“3小時精細化服務標準”工作流程和“紅警雙叫應”制度。6月22日,河池市南丹縣政府在收到叫應信息后,第一時間組織災害隱患點168名群眾提前轉移避險;25日清晨,南寧市防內澇辦收到預警信息后在內澇易發點提前采取措施,保障了中考考生赴考和早高峰交通暢通。
在貴州,針對預警信息傳統分區全網發布存在時效性跟不上、需要的群眾沒收到、覆蓋用戶存在盲點等問題,貴州省氣象部門以問題導向推動發展,創建基于5G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靶向發布平臺。6月1日,該平臺實現多部門多系統無縫隙對接和聯調聯試,實現氣象預警信息秒級靶向發布。在6月的3次強降雨天氣過程中,貴州63個縣氣象臺發布暴雨橙色和紅色預警109次,“5G+氣象靶向短信觸發預警”快速覆蓋658個鄉鎮的644萬名用戶,發布范圍從整個縣域精細至鄉鎮,發布對象從“屬地省內靜態用戶”延伸至“實時全國動態用戶”。
在華北,北京市氣象局領導參加全市高溫天氣應對視頻調度會,了解重點行業部門需求,及時發布高溫預警,面向相關部門提供專項警報;針對迎峰度夏保障,為城市管理委員會提供北京市和分區縣未來十天的精細化預報圖表產品;組織媒體和公眾到南郊觀象臺了解氣溫觀測及高溫防護知識。天津市氣象局與國網天津電力公司加強聯動,為電力負荷調控提供溫度、濕度、風力等精細化要素預報,協助開展次日電力負荷預測。河北省氣象局為省電力公司、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制作用電負荷、照明采光、舒適度等專項指數和專題信息;向雄安新區216個重點建設工地安全責任人發布預報預警短信。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報社)